图为 活动现场
为庆祝国际手语日和国际聋人日,9月24日,西城区聋协组织西城区听力残疾人到景山公园,体验远程手语翻译畅游公园活动。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中心副主任晏京、北京手语研究会会长刘再军、景山公园副园长任超出席了活动。北京手语研究会向景山公园捐赠了远程手语翻译设备。据悉,景山公园是全市第一个设立了远程手语翻译设备的公园。
2023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公共服务场所的信息无障碍有明确的规定,景山公园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了远程手语翻译设备,为有手语需求的听力残疾人提供了精准服务。活动现场,听力残疾人使用手语通过远程手语翻译设备,与公园的服务人员进行了实时沟通,询问了如景山公园的开园闭园时间,残疾人如何预订门票等问题,工作人员回答的语音,通过远程手语翻译设备后台的手语翻译人员翻译成手语,以实时视频的形式反馈给听力残疾人,切实解决了重度听力残疾人在手语服务方面的信息沟通难题。
此次活动,景山公园还安排了金牌讲解员和专业的手语翻译人员全程陪同解说。当听力残疾人朋友站在景山公园的观景台,通过手语翻译“聆听”讲解,知道了什么是“四九城”,真正看到了南中轴线的宏伟历史,不禁感慨:以前在北京生活了这么久,从来不知道景山公园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有手语翻译来帮助我们了解景点的历史,学到了很多东西。
据了解,为落实《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北京市已在北海公园、天坛公园、颐和园、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均提供手语导览服务。听力残疾人朋友只需要用手机扫描景点介绍的二维码,观看手语视频(由聋人演绎,配有同步字幕),即可了解景区景点的历史人文故事,让游玩更有意义。据悉,今年年底,景山公园也将上线手语导览服务。同时,北京残联官方微信小程序也上线了“远程手语翻译”服务,有手语需求的听力残疾人可以通过小程序,即可申请到实时手语翻译。
西城区聋协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挖掘纳入手语导览服务的辖区公园,组织听力残疾人走出家门,熟练使用北京残联官方微信小程序上的“远程手语翻译”等信息无障碍设施,了解北京历史,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游览愉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