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什刹海街道残联在切实做好残疾人帮扶,推动志愿助残服务中,推出了“千人达愿”项目,通过搭建助残资源和人才资源库,将助力地区500名残疾人与健全人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实现千人规模的助残服务。
推出“千人达愿”助学计划
在需求征集中,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助学服务需求较为突出,需求人数众多。为此,什刹海街道残联特推出了“千人达愿”助学计划,在上半年以“学期”为周期,通过线上线下开展了超150次的助学服务,为疫情下残疾少年儿童和残疾人家庭子女的教育助力。
“千人达愿”助学计划在开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北京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志愿者和“青春广电志愿队”的积极响应。不同于普通的课业学习,助学计划更注重残疾人家庭中受助孩子的情绪与内在需求。人民大学、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们利用专业知识,不但与受助家庭建立良好学习关系,还将辅助家长与孩子做好沟通。除学生自愿需求的课程教育外,助学计划还涵盖游戏互动、户外运动和心理咨询服务。为给孩子们创造更良好的学习条件,“青春广电志愿队”特意为孩子们提供了包括学习用品、解压文具、图书绘本等文具在内的“助学包”和益智玩具。
“我成为什刹海温馨家园第一批‘千人达愿’的助残志愿者,工作内容是给残疾人家庭的孩子提供助学服务。刚开始我还有些许忐忑和慌乱,因为我跟小孩的接触比较少,害怕自己做的不好,但通过几次接触之后,我已经跟小朋友成为好朋友了。也是因为这个志愿活动,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肩上的责任。如今的中国,已经没有了枪林弹雨,血染山河,但新的时代有新的责任,社会上还有很多我们能做的事情,我希望今后会有更多同学加入我们,自己也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来自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志愿者禄嫦在参与活动中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加入助残队伍,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今年,什刹海街道“千人达愿”项目正在陆续开展,除助学计划外,针对慰老助残、创业创收等辖区残疾人朋友们的需求,街道温馨家园持续整理需求,对接社会资源,不断聚集社会力量参与到助残服务当中,共同为创建文明西城助力。